2023年2月26日,芳草街。在广州市越秀区的中山四路和豪贤路之间,有一条紧邻广州农讲所(前身为番禺学宫),铺满石板的穿巷小路,名曰芳草街。这条长约300米,宽约9米的小路形成于明代,承载着人们对君子美德的向往和敬佩,也见证了一代代先贤留下的足迹。
明洪武三年(1370年),番禺学宫(又称孔庙)兴建于芳草街附近,是明清时期培养儒生和祭祀孔子的场所,而番禺学宫的先贤祠则供祭有美德的先贤。因与先贤祠相邻,芳草街因此得名。彼时,芳草即香草,古人喜用芳草佳卉比喻君子美德。
明代,文人雅士在芳草街内建立芳草精舍诗社,1927年,来到广州的鲁迅先生也在芳草街44号开办了北新书屋,传播文化知识,结识进步青年。如今,岁月流转,芳草街聚集了一些小资的咖啡馆,现代潮流与复古风格碰撞,成了老城区里的一条网红小街。
芳草街。
芳草街。
位于芳草街的区家祠。
芳草街。
芳草街。
芳草街上有不少居民在自家门前种植花草植物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苏赞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苏俊杰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:栾晓森